主页 > 集市问答西部乡村集市网

为什么爱听戏剧的人越来越少?

133 2025-04-23 21:28

一、为什么爱听戏剧的人越来越少?

如果你说的戏剧是指中国戏剧的话,也即中国戏曲。她的观众越来越少的原因很多。

首先,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唯戏能表演剧情,看戏成为那时候人们的唯一选择,这是其鼎盛发展,也是群众愈多的原因。而现今,电视、电影的普及,娱乐的多元化使戏曲丧失了大部分观众群,而戏曲演出又以舞台演出为主,电视传播中,效果会大打折扣,仅中央十一频道的连天播放也已很难吸引观众。

另外,戏曲虚拟化、程式性表演远离生活。在消费趋势日益贴近日常生活的今天,戏曲作为一种以虚写实,重在写意,用唱念做打反映对人生的理解,表述人物情感的艺术形式,已再难形成新的受众群了。

第三,戏曲演出一般以舞台演出为主,戏曲的场次安排又不像影院一样有固定的档期,故而观众的数量有了一定的限制。地方的戏曲演出剧场少,无法形成固定的观众群,满足不了观众欣赏的需要。真正喜欢戏曲或者对戏曲感兴趣的观众进不了剧场,青年对戏曲感兴趣的不多。

第四,戏曲缺乏宣传。

戏曲演出的宣传力度太小,影视作品还会以录像、光碟形式传播,而京剧在这方面的传播有所欠缺,消费者数量也无法和影视消费者相提并论。

第五,表演者自身魅力缺失

现今戏曲演员与昔日名角相比,个人表演魅力无法达到当年的辉煌。现今的戏曲风气不及往日梨园,表演者自身功力的缺失导致魅力的减弱,形不成大的追捧群。

最后,现在的生活节奏快,而戏曲咿咿呀呀的吟唱、简单的故事情节、慢节奏的故事进展、注重表演和人物内心的刻画、注重情感的表达已经很难适应现代观众追求刺激、追求快的心理了。快节奏的生活已经让我们失去了穿好衣服到剧场,抛弃一切,静下心来,完全把自己融入到戏中,跟着人物哭,跟着人物笑的心境了。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钱和权,每天只是一个工作的机器,为了车、房,那几张票子像一只无头苍蝇,今日向东,明日往西,生活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就这样一生就过去了。不知道要停下来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抬头看看前方,想一下该往哪走……

二、戏剧与戏曲的异同?

戏曲与戏剧有哪些区别?

戏剧艺术与戏曲艺术的区别可以这样理解:

    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本教材所谈戏剧,主要指话剧。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就被称为戏剧。

    戏剧与戏曲在表现与再现、时空建构、表演方式、戏剧结构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戏曲重写意,戏剧重写形;(虚拟性与写实性)

    戏曲抒情性程式化表演与戏剧表演的表演理论、体验理论;

    戏曲丰富的表现手段与戏剧的时空限制、戏剧性冲突、戏剧动作。

    具体讲:

    (1)话剧注重再现生活,舞台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包括布景、化妆、灯光、效果、道具等都力求真实,创造出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舞台气氛,在舞台上形象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环境;戏曲则注重表现生活,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和抽象的,戏曲的布景和道具都很简单,全凭演员的虚拟表演来表现,演员手中的一根马鞭,可以让观众想象到剧中人物正扬鞭策马,疾飞如奔,演员手中的一只船桨,仿佛使观众看到了大江中一叶扁舟正破浪前行。

    (2)话剧注重写实,戏曲注重写意。话剧艺术是一种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舞台表演艺术,演员对于角色必须有深切的体验,不管是本色表演还是性格化表演,话剧演员都必须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找到创造角色的依据、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它是将生活中的动作加以变形和夸张,形成戏曲表演艺术特有的唱、念、做、打的程式和手、眼、身、步的身段来表现。

    (3)话剧的戏剧性冲突在特定的场景中表现,而且是用对话来表现行动,戏曲则要凭借剧中人物的唱、念、做、打表现自己的感情和内心世界。戏剧动作带有更强的外在实体性,而戏曲在完成内心动作向外部动作转化的过程中,则更多地流连徘徊于内心活动之中,侧重于内在情感的尽情抒发,戏剧冲突多在内心活动中展开,并不过多地强调外在的面对面地进行,很多戏都在内心冲突最激烈的场合、情感抒发最浓烈的地方形成高潮。

    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戏曲常用一些动物神态丰富人物形象,借助动物形态、神态、取其精神加以提炼并融入人物形象的塑造之中。如,采用虎型步,以显示体形的魁梧和性格的勇猛;吸取鼠的动作特点,表现人物动作上的迅速滑脱,性格上的狡黠多疑;取孔雀伫立时的姿态表现旦角的文静庄娴;取蝴蝶展翅形态表现人物体形轻盈飘逸等等。这方面,戏剧则更多地是展示舞台人物形象自身所应具有的美,并用人物在特定场合下所应有的动作来刻画人物,再现人物。

三、戏剧的基本资料

  

戏曲

戏曲(traditional opera)中国五大戏曲剧是: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秦腔、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等六十多个剧种。 戏曲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汉族的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红”、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一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戏曲始终扎根于汉族民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看戏至今仍然是汉族的主要娱乐活动之一。一般说来,北方人多喜看京剧,南方人则多爱好越剧,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