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庙会是什么
庙会是中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
庙会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可以说是民间宗教风俗或者岁时风俗。
在农历新年、正月十五或者二月二这些节日里是一定会举行庙会的,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里被群众所创造、所享用的一种生活文化,庙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
庙会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因为大多数是在寺庙节日时举行,地点也一般设在寺庙里或寺院附近,所以被称为“庙会”。庙会的雏形是为了祭祀,人们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时,聚集在一起,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进献供品、演奏音乐等。
后来这种祭祀活动就转变成半商业活动,在《妙香室丛话》里就记载过:“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这时候大家会在上香的同时进行一些东西的购买。
庙会特征
民间的庙会有自己的核心特征,即在经济技术方面是百货交易;在社会组织方面是“社”或“会”;在意识形成方面是礼神娱神。这便是我国庙会能够长期传承的经济基础和民俗惯制。
庙会是把寺庙的节日变成了地方性的节日,把宗教的节日变成了世俗的节日。所以,那些独特的地方性求神活动、非宗教性的娱乐休息活动及集市活动才得以自然而然的融入庙会。
因此,与其说庙会是宗教活动倒不如说庙会是地方性民众节日活动,更能准确地反映庙会的本质属性。所以说准确地讲这种多内涵型庙会可称为节日型庙会。
庙会还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关系到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等诸多方面。这是由各地的历史地理物质条件、民俗传统和人们的审美标准决定的。
各地的庙会又各有其特点,在几个方面各有所侧重,这就形成了各种庙会互不相同的生活美,但都分别表现了当时当地条件下人们认为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二、赶会什么意思,是集市吗?
是的,我们这里就是这样,不过有一点不同,我们村一个月三次赶会,初八,十八,二十八,按阴历算,会上会有卖衣服鞋子的,水果,农具,小吃,饰品,家畜还有修鞋的,偶尔有卖艺杂耍等等,不过随着网购的发展,赶会的规模越来越小了
赶会最常见的就是交流会(比如:农资、服装等)
我们这个的赶会是香会意思。
南充市嘉陵区安平镇
相近词:赶集
在河南省中部地区,很多村落都有定期贸易日,大点的村庄有按月定期的。小点的村庄是按年的,一年一个定期集会。如某村 二月初五 有集会(俗称,有会)。附近多个村庄的人都会赶来购物或者串亲戚。集会也给亲戚们提供一个走亲戚的好日子。
一般有会的村落,大多会请来一个戏剧团表演,大多表演3天左右。
赶会和赶集的区别,在中部地区,赶集一般指清早(早饭前)到附近村落固定的集会购买一些菜之类的,时间较短,大概食早饭的时候都散场了。而赶会不同,一般都持续3天左右。
三、温州瞿溪会市有几天
瞿溪会市,会市又叫做集市,庙会。温州瞿溪传统会市场,在3月7日(农历二月初一)开始。近些年来,瞿溪每次要到会市之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汇聚在这里,现场活动也是非常的热闹,但是据悉,现在的会市内容跟以外略有不同。
瞿溪会市时间:
3月7日至3月8日
会市:吉祥物“福牛棒棒”
历史上的瞿溪会市
瞿溪水路交通方便,从清朝嘉庆年间至20世纪60年代,瞿溪街就已经是泽雅屏纸的集散地,随时间演变,农历二月初一民俗活动和一日一市的屏纸交易就在这每年都会举办。到现在为止也已经有200年的历史啦!
很久以前的瞿溪就是优质的产粮区域,最开始那里兴起的交易是农具、耕牛等
现代的瞿溪会市保留传统会市区,还加上了现代商贸区、展会经济区。
瞿溪会市到现在还引进了现代玩法,开设3个会市网红打卡点,主题分别为“百年会市”“活力瞿溪”“故乡女儿—琦君”。
最具活力与乐趣的后备箱集市
今年还将引入创意Smart后备箱和有范手工创意集市,开着爱车可以在这里售卖衣服鞋帽、书籍、玩具、饰品、小杂物等哦!
有范创意集市
则引入时尚手工艺品玩家,产品涵盖美食、饰品、皮包、永生花、瓯塑、化妆品等领域,游客可以借此在这里体验。
会市特别增设了“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快闪成员有Rap职业选手、民间道德模范“最美瞿溪人”、企业家、志愿者及当地各行各业优秀人才。
会市农特优展区,将会给大家带来优质农特优产品。在这里的游客将会买到优惠的农特优产品
浙江的不少特产乐清雁荡山铁皮石斛、顺溪黄年糕、苍南红薯枣、湖岭牛肉、文成糯米山药、平阳粉干、南麂岛黄鱼鲞、温州鸭舌等,都会有哦!
塘坎桥部分传统桌椅木制品展区将移至街道办事处门口,方便游客集中购买。
今年会市还引进了现代商贸区,如开设“瞿溪大会市”汽车集市,占地700多平方米,引进吉利、斯威、捷途、众泰、哈弗、猎豹、一汽、小康、一丰、WEY等20余个国产品牌。会市还一并引入温州名优产品展,瓯海区27家行业龙头企业将参展,涉及汽摩配、眼镜、智能锁、食品、服装、鞋革等六类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