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夜市西部乡村集市网

昆明到广州高铁途经哪呢站

188 2025-06-18 04:28

一、昆明到广州高铁途经哪呢站

沿线开设站有昆明 贵阳北、贵阳、龙里北、昌明、都匀东、三都县普安镇、榕江县、从江县、三江、五通、桂林西站、桂林北站(非正线上)、阳朔、恭城、钟山西、贺州、怀集、广宁、肇庆东站(与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并线)、三水南站、佛山西站、广州南站等。

昆明到广州的高铁时间:

G2934 昆明南-广州南 14:45-21:09 6小时24分

G2928 昆明南-广州南 15:23-21:54 6小时31分

G2924 昆明南-广州南 07:53-14:28 6小时35分

参考资料

高铁网.高铁网[引用时间]

二、凯里哪个地方好玩点?

概述 中国最大的侗寨、最大的苗寨都在黔东南。每年有上百个民族节日,州府凯里因此又被称作“百节之乡”。节日的黔东南是绚烂耀眼的,特异的民俗风情令人沉醉。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苗岭山脉向湘桂丘陵盆地过渡的地段,东邻湖南,南接广西,总面积30300多平方千米,居贵州全省9个地(州)市的第二位。自治州境内山地纵横,峰峦连绵,沟壑遍布,地形地貌奇异复杂,最高海拔2179米,最低海拔137米,一般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主要干流阳河、清水江和都柳江可以四季通航。气候多变湿润,总的来说冬暖夏凉。不过在某些偏远山区,即便在夏夜也略略有些寒意,最好带上能防雨防寒的夹衣。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州府所在地凯里市,全州辖凯里、雷山、剑河、台江、丹寨、麻江、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榕江、从江等16个县市。 侗族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建筑艺术,既是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侗寨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有“见到鼓楼,必是侗寨”之说。侗族建鼓楼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兴旺的标志,也是众人齐心的表现…… 芦笙古称卢沙,音色明亮浑厚,极富民族特色。是苗、侗、瑶、水、仡佬、傣等少数民族广泛流行的吹奏乐器。演奏时,两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按左右两排管孔,口含吹嘴,吹吸均可发音。运用气息和舌尖动作变化,奏出各种颤音和震音…… 如有贵客进寨,得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从寨脚公路开始,一直到寨头的进寨门楼,通常设有12道迎客拦路酒卡。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向客人敬酒…… 区号:0855 邮编:556000 位置:贵州东南部 民族:苗、汉、侗、土家、布依等3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1%,其中苗族占总人口61%。 区划:凯里市、施秉县、从江县、锦屏县、镇远县、麻江县、台江县、天柱县、黄平县、榕江县、剑河县、三穗县、雷山县、黎平县、岑巩县、丹寨县。

三、揭阳东山区哪里有中国建设银行

揭阳华诚支行 揭阳市区晓翠路南段西侧

揭阳沿江路支行 揭阳市东山区华诚花园二期商住楼一楼

揭阳东城支行 揭阳市东山建阳路中段金叶花园A座4-9号

揭阳榕江支行 揭阳市区临江北路西以东、环市北路以南揭阳市(国际)金属材料市场第2栋1-4号

四、侗族的生活习惯有哪些?还有习俗

侗族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习俗

侗族家里来了贵客,通常要拿出最好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酸鱼、酸肉及各种酸菜进行款待,因而有“苦酒酸茶”待贵客之说。侗族民间用鸡、鸭待客时,首先主人要把鸡头、鸭头或鸡爪、鸭蹼敬给客人。客人应双手接过,或转敬给席上的长者,以表示主客之间互相尊重,以诚相待。

到侗族家里做客,食用腌鱼时,主人将一堆酸鱼块放入客人碗中,但客人最好不要吃光,留1、2块,以表示“有吃有余”。 生诞婚丧之日,都要进行不同规模的宴客活动。

在广西三江地区的侗族民间,婚后妇女头胎儿女诞生,都有以“三朝酒”祝贺之习。“三朝”指三天,即在小孩生卜后十天内,选其中二个单数日子,如:五、七、九(有的地方生男选单日,生女选双日),进行祝贺。孩子周岁时,还要喝对周茶(有的吃周岁酒)。

食俗

大部分地区日食三餐,也有部分地方有日食四餐之习,即两茶两饭。两茶是指侗族民间特有的油茶。油茶是用茶叶、花、炒花生(或酥黄豆)、糯米饭,加肉或猪下水、盐、葱花等为原料(有的地方还加菠菜竹蒿),制成的汤状稀食,既能解渴,又能充饥,故常称“吃油茶”。

日常蔬菜十分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罗卜、酸刀豆、酸蕨菜等。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不仅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各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

制作酸菜有坛制和筒制两种,坛制是指将淘米水装入坛内,置于火塘边加温,使其发酵,制成酸汤,然后用酸汤煮鱼虾、蔬菜,做为日常最常见的菜肴。

民间经常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腌鱼、腌猪排、牛排及腌鸡鸭则以筒制为主。筒有木桶和楠竹筒两种。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佳,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鱼虾除大量酸食外,亦常鲜食。

侗族成年男子,普遍喜爱饮酒,所饮酒类大都是自家酿制的米酒,度数不高,淡而醇香。

节庆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

新婚节: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成亲,类似今天的“集体婚礼”。贵州剑河县小广、化敖等地还保留此风俗。

架桥节:相传侗族祖公祖奶因架桥发子发孙,架桥的日子正好是二月初二。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把这一天定为架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