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赶集规则西部乡村集市网

百丈关意义?

295 2024-03-10 09:49

1935年10月至11月,红四方面军及中央红军红五军、红九军团南下,继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取得巨大胜利后,接着又发动“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

  战役前期,红军声势浩大,克芦山、占天全、围雅安、困名山、威逼邛崃、蒲江……在上至大渡河,中跨青衣江,下至岷江以西一千余里的广袤川西区域,先后击溃刘文辉部袁国瑞旅、刘湘部杨国桢教导师和郭勋祺模范师、邓锡侯部杨秀春师以及李家钰部104师等川军部队,大有南下进攻成都之势。

  刘湘紧急调动各路川军围堵,国民党中央军薛岳部队也紧急赶来,在名(山)、邛(崃)、蒲(江)地界与南下红军进行七天七夜战斗,史称“百丈关大战”。

  “百丈关大战”于1935年11月16日打响。

  川军南路“剿匪”总指挥潘文华(简称“南总”)将指挥部设在蒲江大塘镇,阻击势如破竹的南下红军。刘湘电令潘文华以军令拦截溃败的郭勋祺模范师,该师廖泽旅溃逃中被拦截之后,回头占据了名山黑竹关、治安场和甘溪王店,凭借公路两侧碉堡和有利地形,拼死阻挡红军……至此,七天七夜的百丈关战役由此展开。南下红军集中15个团,在名山百丈关、黑竹关、治安场及蒲江甘溪王店子等地,与国民党川军37个团、近10万余人展开殊死决战。

治安场战斗遗址纪念碑

治安场战斗遗址纪念碑背面

  整个百丈关大战中,发生在蒲江大兴九仙山的战斗格外引人注目。

1935年11月20日,红32军(原中央红9军团,部队到达川西北时所剩不到1000人,编入红四方面军,补充后达到1000余人)在军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率领下,奉红军南下指挥部指令,从“右纵”(领导人倪志亮、许世友)战斗序例中抽调,参加“百丈关大战”,任务是从蒲江吸引围攻的川军。晚上,驻宿马鬃岭。

罗炳辉, 云南彝良 人, 红32 军军长, 中央军委评定的36 位军事家之一

  11月21日,红32军从马鬃岭到太平场进入蒲江陈家营(今成佳镇)。时逢成佳赶集,罗炳辉将军骑白马在成佳上场口作动员宣传,红军宣传员向老百姓宣传打土豪、分田地、闹革命,宣讲建立苏维埃政权……赤贫群众热情高涨,欢迎红军到来,帮助红军做事。在乡民詹茂盛、杨清云的引路下,红32军从柿子树到火烧庙,还在火烧庙北面的灵凤寺墙上写下了“赤化全川,活捉刘湘,打倒蒋介石”“拥护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等宣传标语。

红32 军进入蒲江前站——名山马鬃岭外景图

  

红32 军从马鬃岭进军成佳的途径地

1935 年11 月20 日晨,红32 军军长罗 炳辉在成佳上场口(今蒲江县成佳镇) 集中部 队作战斗动员的集合地今

红32 军军长罗炳辉骑白马在成佳上场口 作群众宣传的场景

这天,红军32军1个连的先头部队从石子山(距大兴场2里)发起进攻,突破川军李家钰部104师李克源团设在板堰铺的第一道防线,击毙李部排长1名、士兵数人。红军乘胜前进,进攻九仙山。李克源团凭借山林石壁,构筑工事,抵抗红军进攻。红32军在军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的指挥下,急攻九仙山,与敌人殊死搏斗,至下午,红军因长途跋涉疲惫,死伤数人。傍晚时,红32军接上级“百丈关大战”部队转移的电令后撤离战场,在夜色掩护下原路返回名山,转至芦山及甘孜。其后与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红二、六军团汇合北上。

设在成佳灵凤寺的罗炳辉指挥部遗址今貌

火烧庙遗址今貌

红32 军先头 部队向川军104 师第 1 团设在板堰铺的第 一道防线发起进攻, 击毙排长1 名。图为 蒲江大兴板堰

  “百丈关大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及川军在四川境内的一次最悲壮、最惨烈的战斗。战斗从11月16日开始,一直打到22日。

俯视蒲江大兴板堰铺战场遗址

俯视大兴九仙山遗址

远眺大兴九仙山板堰铺遗址

  川军利用堡垒、飞机、大炮及源源不断的兵力优势(后陆续增至20万人,包括中央军薛岳部队)阻截红军;而南下红军因战线长、兵力分散,部队伤亡损失无补充,被迫撤退到蒙顶山、莲花山、镇西山、天台山进行防御。历时七天七夜的战斗中,毙伤川军二万余人,红军亦伤亡一万余人。

百丈关隘口,老川藏公路穿行其

欣欣向荣的百丈镇

红军百丈关战役烈士纪念 碑,碑名由原红四方面军总 指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 部长徐向前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