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贺州瑶族人多吗?
贺州的瑶族人口挺多的,其中富川县是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约占全县的百分之四十。其他各县也有很多瑶族人口,像八步区鹅塘镇还有挺多土瑶人。
二、广西贺州瑶族盘王节脐橙节
广西贺州瑶族盘王节是瑶族人民最盛大、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瑶族人们将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祈愿。而这个节日最为著名的特色当属盘王节的主角——脐橙。
盘王节的由来
盘王节作为瑶族的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瑶族人民相信,在盘王节这一天,他们会迎来自然的馈赠,满载着丰收和富饶的年景。这个节日源自瑶族的崇拜信仰,他们将一颗代表着盘王的脐橙奉为圣物,认为它是丰收和幸福的象征。
传说中,盘王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他是瑶山的守护神,为瑶族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福祉。他用他的智慧和力量,让瑶族人民远离自然灾害,享受丰收和幸福的生活。为了纪念盘王的贡献,瑶族人民决定在每年的二月初八庆祝盘王节,并以脐橙作为这个节日的象征。
脐橙节的庆祝活动
在广西贺州瑶族盘王节脐橙节期间,庆祝活动络绎不绝,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包括盘王文化展览、瑶族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美食展示、民俗游戏等等。
盘王文化展览是脐橙节的重头戏之一。在展览中,游客可以了解到盘王的历史传说和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展览中还会展示瑶族人民制作脐橙的工艺技巧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展览中的一系列收藏品和手工艺品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
同时,瑶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也是脐橙节的一大亮点。在表演中,瑶族人民身着传统服饰,演奏着古老的乐器,展示着瑶族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艺术。这些音乐和舞蹈表演不仅展示了瑶族人民的文化底蕴,也为现场的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此外,脐橙节期间还有丰富多样的美食展示。瑶族人民以脐橙为主要食材,精心制作出各种美味佳肴。无论是脐橙糕点、脐橙酒还是其他脐橙相关的美食,都能满足游客们的味蕾。参与美食展示的游客还可以亲自动手,学习制作瑶族传统美食的技巧和方法。
此外,脐橙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民俗游戏。比如,抓鸡蛋游戏是脐橙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游戏规则很简单,参与者需要在脐橙上掉下一个鸡蛋,然后再用勺子将鸡蛋捞起来。这个游戏不仅考验参与者的反应能力,还增加了节日气氛。
脐橙的意义
脐橙在瑶族人民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意义。首先,它象征着丰收和幸福。瑶族人民通过享用脐橙,表达对来年丰收和幸福生活的期望。其次,脐橙还被视为瑶族人民的守护神,代表着盘王的存在。瑶族人民相信,脐橙能够保佑他们远离自然灾害,带来平安和好运。
另外,脐橙在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食用,瑶族人民还会将脐橙用于药膳疗法。他们相信脐橙蕴含着丰富的养分和药用价值,可以起到保健和治疗的作用。因此,脐橙在瑶族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总结
广西贺州瑶族盘王节脐橙节是一个充满传统和庆祝活动的盛大节日。通过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瑶族人民纪念盘王的贡献,祈愿丰收和幸福的生活。脐橙作为这个节日的象征,体现了丰收、幸福和守护神的意义。参与盘王节的游客可以通过盘王文化展览、音乐舞蹈表演、美食展示和民俗游戏等活动,深入了解瑶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享受美味佳肴和参与有趣的游戏也会为他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三、贺州主要生活着瑶族的哪个分支?
贺州的瑶族是平地瑶,主要分布在富川县内。广西有四大瑶族支系:勉瑶、布努瑶、拉珈瑶、平地瑶。各支系在各地都有分布。贺州以平地瑶为主。
四、广西贺州富川瑶族到贵州凯里距离是多远?
广西贺州富川瑶族到贵州凯里距离驾车路线:全程约792.2公里
五、广西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特产有哪些?
广西贺州富川古称山国,以南岭都庞岭西岭山土壤中有利身体很多微量元素,贺州富川是中国长寿之乡……而农作特产如下
①中国脐橙之乡富川脐橙:图一、二
②富川县西岭山下城北镇、朝东镇、富阳镇的种植的香芋产品:图三、四
③多品种梨子产品
④多种柑橘类产品
⑤大禾米产品
⑥野生竹笋
⑦香芋南瓜
以及花生油……
六、瑶族舞曲?
前面是独舞
后面是群舞
一点也不奇怪
然而有些版本故意把前面的独舞弹的很忧伤这个比较迷
民族管弦乐版在独舞后面有一段小群舞,中间还有一段三拍子,之后才是热闹的大群舞
哪里违和了?
七、瑶族节日——瑶族文化的瑰宝
瑶族节日简介
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等地。瑶族人民对于节日的庆祝非常重视,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盛大的节日活动,这不仅是他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进行社交交流、弘扬族群特色的重要方式。
瑶族传统节日——“瑶族年”
“瑶族年”是瑶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之间举办。这个节日是瑶族人民迎接新年的盛大庆祝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集市集会、独特的舞蹈表演、传统的祭祀仪式等。这是瑶族人亲朋好友相聚、共同祈福的时刻,也是他们展示瑶族文化、传承瑶族传统的重要机会。
瑶族传统节日——花山节
花山节是瑶族的另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举办。这个节日源自瑶族的远古祭祀传统,旨在祈求丰收和祈福。花山节的庆祝活动包括舞蹈表演、歌曲演唱、比赛活动等多个环节,其中最精彩的是由年轻人组成的舞队表演的独特舞蹈,动感的音乐和精美的服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瑶族节日的意义
瑶族节日不仅仅是传统庆典,更是瑶族人民团结互助、展示瑶族文化的重要时刻。通过节日的举办,瑶族人民传承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弘扬着瑶族的民族精神。同时,这些节日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促进了瑶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
瑶族节日是瑶族人民展示瑶族文化、传承瑶族传统的重要方式,通过庆祝活动的举办,瑶族人民团结互助、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这些节日不仅丰富了瑶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应该珍视和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瑶族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瑶族的传统节日是瑶族文化的瑰宝,也值得我们广大游客前去感受、体验。同时,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八、瑶族的分支?
民俗节日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重要的传播与传承载体,在带来消遣娱乐的同时,也通过族人的言传身教、口传心授和官方助力、媒体传播等,让宝贵的传统文化内涵得以代代延续。如今,中越边境地区的蓝靛瑶民俗节日在新的发展语境中开始呈现出新的特色。
本文将以自己2019年9月份参加的一次规弄屯蓝靛瑶“庆丰节”这一民俗节日活动为个案,从现代传播语境出发,观察节日活动中音乐文化所呈现的内容及特色传播态势,为整个中越边境蓝靛瑶民俗节日活动的保护与传播表达一下不太成熟的看法。
规弄屯蓝靛瑶的“庆丰节”每年农历八月初十左右举行,为这个坐落在当地第一高山的村屯带来了些许喜庆。据当地村民介绍,每年农历八月或九月稻谷丰收之际,家家户户就烧香供宴,祭拜神灵,感谢他们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庆丰节”当天,人们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到自家稻田中摘下新谷回家煮饭,并杀鸡杀鸭杀猪已敬谷神和祖先。所以,“庆丰节”具有鲜明的稻作特色,是稻作民族千百年来生活实践的结果。
以前,规弄屯蓝靛瑶的“庆丰节”还是各家各自进行,没有形成规模化。在2012年后,官方连续在规弄屯组织了多界大型“庆丰节”活动,邀请了外省外地蓝靛瑶族人寻亲问祖。但在2019年,官方停止了这样的大型活动,原因不明。老百姓并未官方停止而停止,而且自发组织了本年度的“庆丰节”活动。
在活动上,音乐形式和内容都有了一些进步,除了瑶族传统音乐以及改编舞曲,甚至有一些流行乐曲。在往届官方组织的活动影像来看,节日当天要先准备好木材,引领村民和嘉宾围着跳圆圈舞。现场的敲鼓声、唢呐声、山歌声、欢呼声以及现场音箱播放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待篝火熄灭、人们跳累后,现场剩下的是阵阵古老而延绵的山歌声,歌唱者是一群瑶族老人,用瑶语对唱。
当然从官方组织的活动看出,部分是简化了传统蓝靛瑶仪式给游客看的。在当地蓝靛瑶族群,蓝靛瑶对自身持有的锣、镲等法器,平时是不乱演奏的,演奏只能在特定的仪式场合或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进行。祭祀仪式要安排在所有舞台表演节目中的第一个,舞台上事先摆好供桌,桌上有雷王、土地公、城隍等的“神牌”以及一张硕大的盘王画像,还有猪头、食肉等祭品。瑶族村民要以家庭为单位,每人持三炷香,依次上台进行祭拜,一位身穿道工服饰的老人手持法器跟在队伍的最后。这都体现蓝靛瑶族群敬畏自然的稻作民族特点。
网络新媒体在官方的宣传运用中十分缺乏。我个人觉得,对于蓝靛瑶族群的保护和传承,要充分发挥各个音乐信息传播渠道的传播力,全方位展现蓝靛瑶节日文化,这点真的需要官方精准发力。从信息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看,如果能更好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对外传播节日文化,实效性和互动性会有所提高。
规弄屯更年轻的蓝靛瑶族人表现出对现代化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欲望非常强烈,那些非族群特色的流行舞曲总是能吸引年轻蓝靛瑶族人的目光。而那些古朴延绵的瑶族山歌并没有引起年轻族人的太多关注。就像村里的老人说的那样:“我们老了,他们(后代)还会知道吗?”
九、中越边境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危机
作者 肖虎
在中越边境地区,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无论壮、苗、瑶、彝等,壮族的语言文化属汉藏语系,苗族讲苗语,瑶族的语言文化主要是瑶语,彝族语言文化讲彝语。但由于婚嫁等原因,各族的语言文化已呈现出相互融通的趋势。
其中,大部分民族都信仰多神,崇拜自 然,认为万物有灵。日、月、山、川、石头、大树、各种动物,均可成为各民族崇拜的对象。由于各民族的相互影响和交融,不仅少数民族崇拜自然,不多的汉族群众也跟着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这种共同的信仰也为中越边境地区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共生共荣和民族的和睦共处提供了意识形态基础。
随着地域的开放性,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与便利使得各少数民族得以与以汉文化为主的社会交流密切,再加上语言环境的退缩以及普通话的普及,媒体的冲击,对民族 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传统的民族语言文化正濒临失传,这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尤其是现代化媒体语境对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语境运用产生了很大冲击。
媒体语言是指各种媒体对语言文字的使用方法,过程及结果,具有包括报刊语言,广播语言,,电视语言和网络语言和手机语言。媒体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家庭,学校之外,少数民族青少年接触社会的主要窗口手段和途径就是媒体。以手机为例,在我游历过的31个村屯中,手机普及率在95%以上,手机成为了新时期青少年了解世界的"窗口",年轻一代除去学习时间,业余时间90%用手机外连世界,为他们展现人生百态,去体验人生的精彩。手机语言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具体地体现在青少年语言习惯的形成和语言意识的培养方面。作为连动更大范围的视野交友或交流,手机语言要求边境少数民族青少年更多使用普通话。无论是网络游戏、网络直播还是网络视听,这些无不深深的影响了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语言习惯和使用习惯,使他们在学习语言的意识方面就弱化了本民族的语言。本民族语言使用价值的减弱也是影响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比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政策,中越边境地区都是“普通话”单向语种教学,从学习环境上,又淡化了民族语言的学习基础。而社会因素时刻又潜移默化推动年轻一代在民族语言和普通话中,做出倾向性选择。如下有一段我的采访片段。
问:想不想再去打工?
答:想,但是怕不得钱,并且不会说普通话,不能交流。
问:家里有电视吗? 自己有手机吗?
答:有,但手机是老人的。(老人指长辈)
问:那你能听懂吗?
答:能,但是不会说,读书才会说普通话。
问:读书对打工有帮助吗?
答:有。
问:有什么帮助?
答:会说普通话,和别人交流。
问:小孩子会说普通话吗?
答:跟老师学的,屯里人之间互相学普通话,出去方便,普通话好。
在访谈中发现,尽管父母会教自己的孩子从小说本民族的语言,但是也不反对孩子学说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也主张孩子说一些普通话,特 别是打工的父母,因为父母深知,孩子以后出去要 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到外面的社会去生活,普通话是必备的交际工具,这也是潮流所趋。正是基于其族群语言使用价值的衰退,保护民族语言文化也更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承认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理所当然的。顺应这种趋势而顽强坚持母语的人,和不做任何抵抗被多数派的语言环境所同化的人同时存在着。比较来看,后者人数为多。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生活在羞于讲母语的环境中,如果只讲民族母语的话,自己将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和边境地区某中学老师的交流中,他强调中学生在校普遍讲普通话,很少讲某族的方言,方言很有必要保存下来,如壮话,壮话有很多种,每种壮话,都有本民族的语言特色,有它的好处,若让普通话完全代替方言,无形之中,本地的风俗,习惯等方面,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小孩一出生,就将普通话,本地话不讲了,50年,100年后,普通话就会成为统一用语,各民族原有的语言 文化肯定会消失,小孩不学就消失灭绝了。像中越边境地区,这些地方应适当实行双语教学——在家讲方言,使方言保留;在学校讲普通话,使普通话得到发展。
年轻一代若淡忘自己的民族语言,而那些语言背后记载的优秀因子与骄傲也将一并尘封在历史的黄土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在一份题为《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报告中指出,在世界各地少数民族语言族群的成员正在加快丢弃本族语的步伐,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有学者认为,虽然这些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不多,集中在山区、边疆、海岛等偏僻地区,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但它们对于解开历史谜团,发展中国的语言学和繁荣民族文化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媒体通讯手段的发达,一些民族语言正在面临消亡的危险。如何保 存和抢救濒危语言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命题。
九、求江华瑶族自治县各乡镇赶集日?
有这么多的乡镇:麻黄梁、大河塔、牛家梁、金鸡滩、马合、小豪兔、岔河则、补浪河、巴拉素、红石桥、芹河、榆阳镇、余兴庄、鱼河峁、鱼河、镇川、清泉?红石桥乡:初七、十七、二十七,早听说要立初二、十二、二十二可目前还没有;巴拉素乡:初一、十一、二十一、初六、十六、二十六;马家峁乡:初八、十八、二十八;付家坑乡:初五、十五、二十五;目前就知道这几个,
十、广西贺州市桂岭镇什么时候赶集?
逢369就是桂岭,147是大宁,258是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