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西部旭日表西部乡村集市网

久歪屯仙童桥介绍?

216 2024-03-06 18:48

一、久歪屯仙童桥介绍?

在柳州市流山镇久歪屯有一座石拱桥,平常大家看到的石拱桥都是一个半圆孔或者两三个半圆孔等等,倒影在水面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圆孔,基本上都是对称结构。一半真实,一半虚幻,很是美丽。然而久歪屯的石拱桥是大小两孔,非对称结构,这样的设计建造是比较少见的。

这座石拱桥旁立着一个石碑,在石碑前,看清楚了石拱桥的名字-仙童桥。仙童桥,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当时的久歪村有圩日,为了方便乡民过来赶圩,当地村民,商贾,热心人士等等捐款造桥。

这里的仙童硚碑,用的石字旁的桥字,不是木字旁的桥字,是不是石拱桥是石头建造的,就用石字旁的桥字呢,这个需要专家来解答了。正面介绍了建桥原因,捐款名单,背面最后落款-中华民国二年正月十九。

二、广西哪里有小黄牛犊卖?我在广西柳州,需要20头左右,有货源请联系我,谢谢?

南宁市上林县每个圩日都有上百头牛在市场上交易,我的黃牛都是在那里买的。

三、刘三姐由来?

《刘三姐》取材于壮族有关“歌仙”的民间传说。

善唱山歌的村姑刘三姐,触犯了当地的财主,被迫流落他乡。在异乡,当她看到地主莫海仁(“莫害人”的谐音)欲强霸茶山,就又带领众人唱起山歌揭露地主的阴谋,故而又得罪了莫海仁。莫海仁一方面声称要娶刘三姐,一方面又逼刘三姐还债,欲使三姐屈服。三姐将计就计,提出“你既不怕我唱歌,结亲先要摆歌台,谁能唱歌唱赢我,不用花轿走路来”,并提出不准莫海仁霸占西山茶林。莫海仁被迫应允,重金聘请三位秀才与刘三姐对歌,结果以刘三姐大获全胜而告终。莫海仁又施以阴谋,以重金勾结官府下令禁歌。刘三姐趁民族盛会“赶歌墟”之际,在乡亲们的掩护下,用智抗禁,气得莫海仁浑身发抖,昏了过去。莫海仁气急败坏,欲杀刘三姐未逞。刘三姐在群众的支持下,离开当地,赴外地传歌。

《刘三姐》是一部歌舞剧,共8场。由柳州市《刘三姐》剧本创作组创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刘三姐》会演大会改编。1960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首演于南宁。该剧共分8场(附尾声):(1)投亲。(2)霸山。(3)定计。(4)拒婚。(5)对歌。(6)阴谋。(7)抗禁。(8)脱险。全剧由62曲组成,带有浓厚的民歌特点。音乐以流行在广西民间的彩调为基础,并吸收了当地流传的民歌的音调而成。以山歌风歌谣体见长,结构方整,曲式较小。

四、壮族三月三的由来和习俗?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隆重。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

有人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也有人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

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

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目前,据初步统计,全区642个歌圩场中,以三月三为歌圩日的有96个,占14%。

分布在东兰22处、武鸣县20处、都安19处、忻城7处、马山和龙州各6处、巴马5处。桂西较少,只有靖西县有2处。

传统著名的三月三歌圩有武鸣县城、那羊、宁武、小陆,东兰三卡坳,马山永州,巴马的盘阳河畔,靖西化峒,都安的棉山、吉发,融水三防三月三,忻城三逢,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五、柳州太阳村九月份那天赶街?

隔2天一次圩日,9月份的赶衔日是2.5.8.11.14.17.20.23.26.29,这些天是圩日,太阳村圩日的第二天是洛满圩日,再过一天是流山圩日,如此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