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早市西部乡村集市网

汪曾祺的徒弟?

110 2024-10-18 22:05

一、汪曾祺的徒弟?

是苏北。

苏北(1962—— )著名作家,学名陈立新,安徽天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副主席。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2]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二、汪曾祺的弟子?

汪曾祺师从沈从文,并没有弟子。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三、汪曾祺的诗句?

黄昏

作者:汪曾祺

青灰色的黄昏,

下班的时候。

暗绿的道旁的柏树,银红的骑车女郎的帽子,橘黄色的电车灯。

忽然路灯亮了,

(像是轻轻地拍了拍手……)

空气里扩散着早春的湿润。

四、汪曾祺的书?

汪曾祺出版作品集30多部,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作品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汪曾祺文集》(5卷)于1993年出版,《汪曾祺全集》(8卷)于1998年出版。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五、汪曾祺的资料?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六、汪曾祺的诗?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冬天》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一辈子古人》

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岁朝清供》

在一起时,恩恩义义;分开时,潇潇洒洒。《八千岁》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红。—《草木春秋》

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文与画_》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供赤城霞。—《受戒》

到了及其无可奈何的时候,往往会生出这种比悲号更为沉痛的滑稽感。—《人间草木》

窝头白菜,寡欲步行,问心无愧,人间寿星。—《一辈子古人》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人间草木》

七、汪曾祺的字?

汪曾祺字如下

汪汪曾祺认真地临习过一个时期的字帖,有书法童子功。十多岁的时候,大字临习过裴休的《圭峰碑》,小字写过赵孟頫的《闲邪公家传》。

因为汪曾祺写字用功,得到祖父奖励的一块圆形的猪肝紫的端砚和十几本初拓的字帖,其中有颜真卿的小字《麻姑仙坛》、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褚遂良的《圣教序》等。后来,汪曾祺师从一个擅长书写魏碑的韦子廉先生学习桐城派古文,并临习颜真卿的清秀一路的楷书《多宝塔》。为了能够使字有骨力,汪曾祺遵父命临习《张猛龙碑》,每天要写满一张二尺高、尺半宽的纸张。这使他终身受益,他的字的间架用笔还能看出师法该碑痕迹。

八、汪曾祺的大学?

汪曾祺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受戒》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男,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代表作《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九、汪曾祺的作品

汪曾祺,中国当代知名作家,出生于1918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中国乡村生活的描绘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汪曾祺的作品简介

汪曾祺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随笔等多个文学类别。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有《我在露天颐和园饭店当厨师》、《莫言的乡愁》、《解放后我放羊》等。

《我在露天颐和园饭店当厨师》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在北京颐和园饭店工作期间的经历,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阶级分化和不公平现象。这部作品以幽默风趣的笔调,反映了普通人在特权阶层中的辛酸和无奈。

《莫言的乡愁》是汪曾祺的散文作品,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在乡村生活的点滴,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现代化进程中失去的东西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示,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

《解放后我放羊》则是汪曾祺的随笔集,收录了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所见所闻。这部作品以其犀利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记录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场景,批判了封建主义和极左思潮。

汪曾祺的文学风格

汪曾祺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而脱颖而出。他的作品常常以幽默的口吻讲述,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作者的深沉思考,又能体会到一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同时,汪曾祺的作品也充满了对中国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关注。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乡村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农田里的劳作场景,还是村庄里的人情味道,他都能用生动的语言和精准的笔触刻画出来。

此外,汪曾祺的作品还富有智慧和深度。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观察,展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他用文字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

汪曾祺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汪曾祺的作品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作品以其人性化的叙事风格和对中国乡村生活的真实描绘,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汪曾祺的作品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也影响了许多后来的作家。他的作品以其优秀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

总的来说,汪曾祺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乡村生活的深入剖析,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汪曾祺的作品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国文学贡献更多精彩的篇章。

十、如何理解汪曾祺的《受戒》 ?

汪曾祺在他60岁时写下的这篇文章,其实就是自己十七岁的梦。因为十七岁的汪曾祺正经历着初恋,也恰逢抗战爆发。那时他避难来到一小寺庙住了几个月。

《受戒》的原型便是作者的见闻,以及包括他自己的影子。

在文中,汪曾祺展现出来他所期望的,正是像小英子那样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的生活。然而他的一生却经历了八年抗战、十年文革,所以他只能剩下不争的无奈。

小英子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门是桐油油过的,贴着一副万年红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受戒》表面上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是作者对逝去的隐痛。

那是一株冬眠的老树,在经历了无数的严寒冰冻之后,终于盛开了满树夺目的鲜花。(李锐《活着的是文学》)

在汪曾祺60岁时,他的文笔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地步。

比如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段话,读来却分外让人心动。

“当了沙弥尾跟别的和尚有什么不同?”“沙弥头,沙弥尾,将来都能当方丈。现在的方丈退居了,就当。石桥原来就是沙弥尾。”“你当沙弥尾吗?”“还不一定哪。”“你当方丈,管善因寺?管这么大一个庙?!”“还早呐!”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好,不当。”“你也不要当沙弥尾!”“好,不当。”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你说话呀!”明子说:“嗯。”“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明子大声地说:“要!”“你喊什么!”明子小小声说:“要——!”“快点划!”

就平白直叙一般,汪曾祺却将明海的懵懂,小英子自由奔放的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人物的对话就仿佛发生在你我耳边一样。

其实汪曾祺的这个梦,其实也深埋在你我心间,不然你怎么会看到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