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成,空其洞以行水者十一,其上为亭三十三间,巍然翼然,诚伟观杰构也!”邑进士戴宾周撰写《三元桥碑记》镌刻在一人多高的青石上,详细讲述了三元桥的修建过程,以及名称的来历。“众议其桥名曰三元桥,取天时、地利、人和之义,则其建功底绩,直与河岳日星辉映,今古岂不懿欤!”
三元桥位于垫江县高安镇的龙溪河上。高安古称高滩,是唐宋时期清水县、桂溪县县治所在。高滩场,傍水为市,地处垫江东、南二方要冲,为至忠州、达州、渝州孔道,仕宦莅止、商贾出入、士民聚散,热闹非凡。
初始过河,仅靠跳磴通行。相传清雍正末年,杨斋改跳磴为平桥。清道光、咸丰年间,高滩河大水频发,平桥毁坏严重,场上童、皮二姓众人出力时加补葺。清光绪八年(1882年)夏,江水陡涨,赶集者坐船至江心,大船因风浪而覆,数十人葬身河底。乡人议修大桥一座,但耗费巨大,无人承头。高滩场马龙寨地主熊鹿岩家资雄厚,仅祖业就有一千八百石租,立志修建大桥。清光绪十年(1884年),熊鹿岩召集众人,倡议募修,首捐巨款,采石伐木,截流河水,增其规模。光绪十一年(1885年)春二月,大桥正式开建。光绪十二年(1886年)秋九月,大桥竣工。